肺结核防治知识,早期症状别忽视
肺结核,这一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曾一度肆虐全球,被冠以“白色瘟疫”的恶名。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降低,但它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每年仍有约1000万新发肺结核病例,且约有160万人因肺结核而失去生命。肺结核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早期症状的识别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
一、肺结核的早期症状
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然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还是能从一些细微的症状中发现肺结核的蛛丝马迹。
1. 咳嗽、咳痰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不同,肺结核引起的咳嗽往往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2-3周,且咳嗽程度可能逐渐加重。咳嗽时,可能伴有少量黏液痰或脓性痰,痰液可能呈白色、黄色或绿色。如果咳嗽、咳痰症状持续不愈,尤其是痰中带血,应高度警惕肺结核的可能性。
2. 咯血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是肺结核的严重症状之一,也是肺结核患者就医的常见原因。咯血量可多可少,从痰中带血到整口鲜血不等。咯血的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或铁锈色,这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血液在呼吸道内停留的时间。一旦出现咯血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 胸痛
胸痛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当病变累及胸膜时。胸痛可以是钝痛、刺痛、刀割样痛等,疼痛部位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胸痛可能随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而加重。胸痛的出现,提示肺结核可能已侵犯到胸膜或肺部组织,需及时就医。
4.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等。呼吸困难是肺结核的严重症状之一,提示肺结核可能已影响到呼吸功能。当肺结核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往往意味着病情已较为严重,需立即就医。
5. 发热
发热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午后潮热和盗汗,是肺结核的典型表现。午后潮热是指体温在下午或傍晚时分升高,次日清晨降至正常,呈周期性波动。盗汗是指夜间睡眠时出汗,醒后汗止。发热和盗汗的出现,提示肺结核可能处于活动期,需及时就医。
二、肺结核的治疗与预防
常用的肺结核治疗药物包括:
1.异烟肼:异烟肼是肺结核治疗的一线药物,具有杀菌作用强、价格低廉等优点。
2.利福平:利福平是肺结核治疗的一线药物,具有杀菌作用强、穿透力好等优点。
3.吡嗪酰胺:吡嗪酰胺是肺结核治疗的一线药物,具有杀菌作用强、对细胞内结核菌有效等优点。
4.乙胺丁醇:乙胺丁醇是肺结核治疗的一线药物,具有抑菌作用,常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包括:
1.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的发病率。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随地吐痰等,可以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
3.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与肺结核患者共处一室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风险。
4.增强免疫力: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保持心理健康等,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
5.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肺结核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诊疗水平、保障药物供应、加强患者管理、推动科研创新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