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期间,这些护理技巧助你轻松抗癌
化疗是许多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但随之而来的恶心、乏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常让人倍感压力。作为亲历者或家属,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能有效缓解不适,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治疗。
一、饮食管理
化疗期间,患者的消化系统常因药物刺激变得敏感。此时饮食应以“保护消化道、补充营养”为核心原则。建议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优先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清蒸鱼肉、豆腐等。烹饪时避免油炸或重口味,可用橄榄油低温快炒或水煮方式处理食材。新鲜蔬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但需注意清洗去皮。苹果、香蕉等软质水果适合直接食用;橙子、番茄等酸性水果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建议榨汁稀释后饮用。化疗当日应避免空腹,可在治疗前1小时进食杂粮粥、燕麦片等温和碳水。若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可暂时用营养粉剂替代固体食物,同时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每小时50-100ml)防止脱水。
二、心理调节
化疗带来的疲惫感和治疗压力容易引发焦虑。患者可通过“情绪记录本”每天用三句话描述感受,例如:“今天散步后心情轻松”“治疗时听到医护人员的鼓励很温暖”,通过具象化记录培养积极视角。家属可协助制定“每日小目标清单”,如听20分钟音乐、完成10分钟伸展运动,帮助患者建立治疗期间的掌控感。集体活动能有效分散对病痛的关注。参加医院组织的患者交流会、线上抗癌社群,或与亲友玩棋牌游戏、观看轻松影视剧,都能缓解孤独感。当出现情绪低落时,可尝试深呼吸训练:用4秒吸气、屏息2秒、缓慢呼气6秒,重复5-10次能快速平复情绪。
三、皮肤护理
化疗药物可能引发皮肤干燥、皮疹等问题。建议每日用35-38℃温水洁面,选择无香精的婴儿沐浴露,轻柔拍干而非擦拭身体。皮肤瘙痒时可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但需避开注射部位。若出现红色斑块或丘疹,可用冷毛巾敷10分钟缓解刺激,切忌抓挠。外出时需采取“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双重保护:佩戴宽檐帽、穿长袖衣物,并选择SPF30以上的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指甲护理同样重要,修剪后需磨平边缘防止抓伤,出现甲床发黑时可涂抹维生素E油滋养。
四、常见副作用应对指南
1. 恶心呕吐:治疗前1小时含服姜片或柠檬片,能抑制呕吐反射。病房保持通风,避免浓烈气味刺激。按医嘱在化疗前后使用止吐药物,严重呕吐时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钠钾离子。
2. 口腔护理:每日用软毛牙刷和温盐水漱口3次,出现溃疡时改用2%利多卡因漱口液镇痛。避免食用坚硬、过烫食物,可将食材打成糊状用吸管缓慢进食。若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可能为真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3. 肠道问题:便秘患者可晨起空腹喝200ml温水,进食火龙果、西梅等富含山梨醇的水果,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腹泻时需暂停乳制品,改吃低纤维的米汤、土豆泥,必要时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
4. 肾脏保护: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ml以上,观察尿液颜色是否呈淡黄色。若使用顺铂等肾毒性药物,可通过分时段饮水法:晨起500ml、每餐前后各200ml、睡前300ml,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负担。
5. 疼痛管理:使用0-10分疼痛评分卡与医生沟通症状,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冥想缓解,中重度疼痛需严格按时服用止痛药而非“痛时才吃”。夜间疼痛加重时可调整睡姿,用枕头支撑关节减轻压力。
五、生活方式优化方案
适当运动能改善化疗导致的乏力感。每日进行20分钟低强度活动,如靠墙静蹲、坐姿抬腿或缓慢散步,可提升血液循环。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可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5组帮助入眠。环境调整同样需要提高重视度,可以在卧室使用加湿器保持50%湿度,铺设防滑地垫预防跌倒,将常用物品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减少体力消耗。治疗间歇期可尝试园艺、绘画等创造性活动,既能锻炼手指灵活性,又能通过成就感增强抗癌信心。
总之,化疗期间身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都需要被温柔对待,及时记录体温、口腔状况等细节,出现异常尽快联系医生。保持规律作息,按医嘱补充营养,即使食欲不振也要坚持少食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