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急性肛裂疼痛忍,中西医结合咋快速缓解?

急性肛裂疼痛忍,中西医结合咋快速缓解?

刁志路 德昌县中医医院
2025年05月28日 13页 1250 海报 复制链接

急性肛裂,这个看似私密却让人坐立难安的疾病,如同“菊花残”的现代版写照。排便时的“刀割样疼痛”、手纸染血的“惊悚瞬间”,让无数患者陷入“惧便-便秘-加重”的恶性循环。中西医结合治疗犹如“止痛双剑”,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修复裂口,为患者带来“菊部”安宁。

一、急性肛裂

急性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形成梭形或椭圆形溃疡。其典型症状为排便时肛门剧痛,呈“刀割样”或“撕裂样”,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伴少量鲜血。若处理不当,15%的急性肛裂会发展为慢性,形成“前哨痔”“肛乳头肥大”“肛裂溃疡”三联征。

西医认为,肛裂与大便干结、排便用力、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其病机在于“湿热蕴结、血热肠燥、气血瘀滞”。长期便秘、辛辣饮食、久坐久立等诱因,如同“导火索”般引爆肛裂。

二、西医

在急性肛裂的治疗中,西医如同“消防员”,首要任务是迅速控制疼痛、软化大便、促进裂口愈合。

1.药物治疗:
    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凝胶,涂抹于裂口处,可快速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缓解“排便恐惧”。

硝酸甘油软膏:通过松弛肛门内括约肌,降低肛管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裂口愈合。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软膏,可进一步松弛平滑肌,与硝酸甘油软膏联用,疗效更佳。

2.坐浴疗法:
    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水温40-42℃,可缓解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按1:5000比例配制,具有消毒杀菌作用,适用于裂口感染者。

中药坐浴:如复方黄柏液涂剂,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增强坐浴疗效。

3.手术治疗:
    肛裂切除术:对于慢性肛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切除裂口及增生组织,促进愈合。

内括约肌侧切术:通过切断部分肛门内括约肌,降低肛管压力,从根本上解决痉挛问题。

三、中医

中医治疗急性肛裂,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通过辨证分型,个性化调理。

1.内治法:
    湿热蕴结型(肛门灼痛、大便秘结):地榆槐角丸加减,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血热肠燥型(大便干结、裂口色红):麻仁润肠丸合增液汤,润肠通便、养阴清热。

气滞血瘀型(肛门刺痛、裂口紫暗):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外治法:
    中药熏洗:选用苦参、黄柏、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中药,煎汤熏洗肛门,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外敷:如九华膏、马应龙痔疮膏,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之功。

针灸治疗:选取长强、承山等穴位,可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四、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肛裂,并非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机制互补”实现“疗效倍增”。

1.缩短病程:

西医快速控制疼痛,中医调理体质,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平均缩短3天。

2.减少复发:

中医“治未病”理念可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功能,使急性肛裂复发率降低50%。李邦良医生团队通过“智能超导可视介入技术”靶向给药,联合中药调理,患者年复发次数显著减少。

3.改善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裂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降低肛门狭窄风险。热蒸汽消融术针对重度肛裂患者,术后裂口愈合率提升25%,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4.降低副作用:

中药可减轻西药(如硝酸甘油软膏)的副作用,如改善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被誉为“丙种球蛋白”,能增强抗感染能力,减少裂口感染风险。

五、日常管理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每日摄入蔬菜500g、水果200g,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每日饮水1500-2000ml,保持肠道湿润。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咖啡等,减少肛门刺激。同时改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避免久蹲,控制在5分钟内。适度运动,每日步行6000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急性肛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医学智慧的“结晶”。西医“精准打击”控制症状,中医“辨证施治”调理体质,二者相辅相成,为患者打开了一扇“健康之窗”。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急性肛裂中西医结合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