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刷牙出血是小事?小心这些隐藏的口腔危机

刷牙出血是小事?小心这些隐藏的口腔危机

周明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2025年04月16日 46页 3838 海报 复制链接

刷牙时牙龈出血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不少人觉得:"可能就是牙刷太硬了""上火了,多喝点水就行",甚至直接忽视。但实际上,健康的牙龈在正常刷牙时是不会出血的!牙龈出血往往是口腔发出的"求救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口腔问题,甚至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一、牙龈为什么会出血?罪魁祸首是它!

我们的口腔里有数百种细菌,它们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细菌膜"——牙菌斑。如果不及时清理,牙菌斑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如果牙菌斑长期堆积,还会钙化变硬,形成牙结石,进一步加重牙龈问题。

除了牙菌斑和牙结石,以下情况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刷牙方式错误用力过猛或者牙刷太硬;激素变化如孕期、青春期;缺乏维生素C或K影响凝血功能;某些药物影响如抗凝血药;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

二、牙龈出血不处理,小心这些严重后果!

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长期忽视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1. 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松动脱落

第一阶段: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此时炎症仅局限在牙龈,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

第二阶段:牙周炎,表现为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口臭加重,炎症已破坏牙周组织,可能形成"牙周袋",细菌深入侵蚀牙槽骨。

第三阶段:重度牙周炎,表现为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牙槽骨严重吸收,牙齿失去支撑,最终可能掉牙。

据统计,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

2. 口腔细菌可能危害全身健康

研究发现,牙周炎的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难度;增加孕妇早产和低体重儿风险;增加呼吸道感染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风险。

三、牙龈出血了,该怎么办?

1.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选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轻柔刷牙龈缘;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牙菌斑;漱口水辅助,注意选择不含酒精的医用漱口水。

2.洗牙(洁治)

如果牙龈出血持续,很可能已有牙结石,普通刷牙无法清除,需要到口腔科进行超声波洗牙,洗牙后牙龈炎症会明显改善。

3.专业牙周治疗

对于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做以下治疗:龈下刮治,清除牙周袋内的牙结石;牙周手术,严重骨缺损时的治疗方法;激光治疗辅助杀菌等。

4.排查全身因素

如果牙龈出血反复发作,建议检查: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

四、如何预防牙龈出血?

1. 正确口腔护理"三部曲"

第一步:每天刷牙2次,每次2-3分钟;第二步:每天使用牙线/冲牙器;第三步:定期洗牙,每年1-2次。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有抽烟者要戒烟,吸烟会产生烟斑,影响美观的同时还会加重牙周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多吃富含VC的食物;定期检查身体,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

3. 自我检查小技巧

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可对着镜子自行检查牙龈牙齿情况。检查内容有牙龈颜色、牙龈形态、牙齿是否敏感松动。健康的牙龈应呈粉红色,无红肿出血、无脓液渗;牙龈形态正常无萎缩、牙根无暴露;牙齿无缺损、无酸软、无冷热刺激痛。

五、特别提醒,以下这几类人要格外关注牙龈健康

1.孕妇 :妊娠期间,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激素变化易致"妊娠性牙龈炎"。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病理变化,比正常健康人群更易发生严重牙周病。

3.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会发生变化,牙周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4.正畸患者:正畸患者需要佩戴矫治器,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矫治器,都会增加牙齿清洁难度。

5.长期服药者:某些药物会导致牙龈增生。

六、结论

牙龈出血就像口腔的"警报器",提醒我们口腔环境已经失衡。早期干预(正确刷牙+定期洗牙)完全可以逆转牙龈炎,避免发展到不可逆的牙周炎阶段。记住:对待牙龈出血的态度,决定了你未来牙齿的命运!

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出血,别再简单归咎于"上火"了,这可能是你的牙齿在呼救!及时行动,保护好这口陪伴我们一生的牙齿吧!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刷牙出血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