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糖妈妈”——孕期甜蜜的隐患
老年模式

“糖妈妈”——孕期甜蜜的隐患

蒋慧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09月10日 41页 2705 海报 复制链接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孕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是常见的孕妇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运动习惯的改变,GDM 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我国 GDM 发生率为 1% ~ 5%。妊娠糖尿病是妊娠后出现的一种糖代谢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一、诊断标准与高危人群:孕妇孕24-28周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满足以下任一数值即可确诊,需立即启动控糖计划。

1. 空腹血糖≥5.1 mmol/L

2. 喝糖水 1 小时后:≥10.0 mmol/L

3. 喝糖水 2 小时后:血糖≥8.5 mmol/L

高危准妈妈需注意尽早筛查:对于 BMI>30、年龄>40 岁、多胎妊娠、分娩过巨大儿、家族糖尿病史或既往妊娠期糖尿病经历的准妈妈,可在孕早期先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异常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干预。

二、妊娠期糖尿病危害

1、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胎儿高血糖、宫内发育迟,也会加大巨大儿出现的风险,当胎儿生长过大时,由于子宫内的生长环境有限,所以极易导致胎儿出现早产和流产的风险。而且妊娠期糖尿病还会加大胎儿畸形的风险,同时因为巨大儿也会加大产妇分娩时出现难产的风险。

2、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的危害也很大,妊娠糖尿病不仅会加大孕妇出现自然流产的情况,还会加大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导致孕妇的免疫力出现降低,同时更易发生感染。此外,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再次妊娠时GDM复发率高。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三部曲:饮食+运动+监测

1.科学饮食:控糖≠挨饿,吃对食物,

少食多餐:餐次安排:3次正餐和2-3 次加餐,早、中、晚餐能量分别占 10%-15%、30%、30%,加餐占 5%-10%;有助于减少餐后血糖波动。主食优选低GI食物:燕麦、糙米替代精米白面;蛋白质+膳食纤维:每餐搭配瘦肉、鱼虾、豆制品及绿叶蔬菜;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盐:高盐饮食会使钠的摄入增加,可导致高血压、水肿,故每日食盐不超过6g;高糖食物,可使血糖升高过快,应减少甜点的摄入,警惕“隐形糖”,避免果汁、糕点、含糖酸奶。

2. 适度运动:血糖更可控。

适当运动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增强孕妇的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瑜伽、游泳等,每天坚持连续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5天,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度。孕妇在运动时应注意监测心率和血压,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

3.血糖监测管理:有别于其他类型糖尿病,频繁监测血糖会降低孕妇的依从性。对血糖控制稳定或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 GDM孕妇,推荐每日测 4 次血糖(空腹和三餐后 2 h 血糖),每周应至少监测 1 d。对于血糖控制欠佳,建议选择扫描式葡萄糖监,动态调整其药物、饮食、运动等,有助于GDM孕妇达到理想血糖及体重控制目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控糖目标值:空腹≤5.3 mmol/L,餐后 2 小时≤6.7 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 3.3 mmol/L,防低血糖。

当饮食和运动疗法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时,药物治疗是最直接的降糖药物。通过药物治疗,可以使血糖维持在基础正常水平,但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个性化用药。三、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而言,孕妈妈在怀孕前及怀孕期间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均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病发的危险性。预防建议要进行孕前准备与早期干预如下:孕前控制体重,BMI>23者建议减重;均衡饮食,减少精制碳水摄入;糖尿病家族史或GDM史者,孕前咨询医生;早孕期避免盲目进补,合理增重(整个孕期增重10-12kg为宜)。

妊娠期糖尿病并非“洪水猛兽”,通过科学管理,90%的准妈妈可实现血糖达标,其实没有妈妈们想象中可怕,关键在于早筛查、早干预,认真听取医生建议,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科学控糖,就不用过于担心!每一次血糖监测、每一口健康饮食,都是对母婴未来的温柔守护。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妊娠期糖尿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