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的放射检查和医疗辐射问题?答案直接告诉你!
在日常医疗中,医院放射科的X光、CT等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以下整理了公众常见的关于放射检查与辐射的相关问题,并给出科学、简洁的解答,帮助大家认识医疗辐射。
1. 医院哪些检查设备有辐射?
有辐射的检查:骨密度检测、X线、CT、钼靶、全景牙片、DSA检查、核医学检查(如PET-CT、SPECT)
无辐射的检查:超声、MRI(核磁共振)
2. X线辐射与生活中的微波炉及手机辐射一样吗?
不一样。生活电器产生的辐射普遍为电磁辐射,不会使物质结构发生改变。而X射线为电离辐射,被人体吸收后会引起物质电离,对人体具有危害性,不能进行过量照射。
3. 医疗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有害,但更有用。放射检查在现代医疗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疾病诊断产生的收益远大于辐射带来的危害。
4. 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然界中存在辐射吗?
存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辐射,这种辐射被称为 “天然本底辐射”,它无处不在,每年我们会接受到的本底辐射剂量约为3 mSv。
5. 做一次放射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约有多少?
做一次X线检查辐射剂量约0.02-0.1mSv,相当于1-2周本底辐射剂量。做一次CT检查辐射剂量约1-10mSv,相当于1-3年本底辐射剂量。
6. 做一次CT会得癌症吗?我做完CT后感觉头晕是辐射引起的吗?
不会引起癌症,不是辐射引起的。虽然CT辐射剂量高于X光,但仍远低于个人剂量限值,只有长期、频繁、大剂量的累积照射才可能增加风险。
7. X线和CT检查后身体会“带辐射”吗?需要隔离吗?
完全不需要。X线和CT检查仅在曝光瞬间产生辐射,检查一结束,辐射即刻消失,不会残留在体内。
8. 哺乳期可以做X光或CT吗?
可以。普通X光和CT检查对哺乳不会产生影响。
9. 孕妇能做放射检查吗?会不会影响胎儿?
应尽量避免。尤其在怀孕早期(前3个月),此时胎儿对辐射最敏感,大剂量照射可能增加畸形、流产或发育障碍风险。但若病情紧急(如外伤、肺栓塞),应经评估后采取防护措施进行检查。一次普通X光检查剂量远低于致畸阈值,不必过度恐慌。
10. 做完CT检查才发现没来月事,需要终止妊娠吗?
并非必须终止妊娠。着床前期(受精后 1-2 周)胚胎对辐射相对不敏感,若辐射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流产;若存活,则通常认为不会导致畸形。
11. 备孕期间能做X光或CT吗?多久后可以怀孕?
建议尽量避免。虽然常规检查剂量低,但为确保精子和卵子质量,男女双方在进行X线或CT检查后,建议等待3–6个月再备孕。
12. 做检查时如何防护?铅衣真的有用吗?
防护非常必要。检查时穿戴铅围裙、铅颈套等防护用品,可有效屏蔽X线,保护甲状腺、性腺、乳腺等敏感器官,建议主动佩戴。
13. 放射科候诊区有辐射吗?会被“误照”吗?
没有辐射。放射科检查室墙体、门窗均为含铅材料,具有强屏蔽作用。机房外辐射剂量经环保部门检测,符合安全标准,候诊区是安全的。
14. 吸烟和医疗辐射哪个危害大?
吸烟危害更大。每天吸一包烟,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可达到20 mSv,远高于多数医疗检查。此外,吸烟还带来多种致癌物,综合危害远超一次CT检查。
15. 儿童做CT安全吗?
安全,但需谨慎。儿童组织对辐射更敏感,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优先考虑无辐射的超声或MRI。
16. PET-CT辐射大吗?体检有必要做吗?
PET-CT包含CT和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较高,不推荐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17. 辐射会累积吗?一年能做几次检查?
辐射效应具有累积性,但医疗检查的剂量通常不会达到危险水平。根据病情需要,遵循“正当化”和“最优化”原则,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合理次数的检查是安全的。
18. 为什么医生不怕辐射,却让患者小心?
医生并非“不怕”,而是严格遵守防护规范,医生高度重视辐射安全,他们通过距离、屏蔽、时间三大原则尽可能减少自身和患者的辐射暴露。
总结: 辐射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科学认知。X线检查是现代医学的探路明灯,而它的使用又有潜在的风险。我们应理性对待检查,既不盲目拒绝,也不过度使用。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全地利用影像检查技术,才是守护健康的最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