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警惕“甜蜜的负担”!儿童肥胖背后的健康危机与干预策略

警惕“甜蜜的负担”!儿童肥胖背后的健康危机与干预策略

黄衡平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儿科
2025年06月18日 13页 2640 海报 复制链接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曾经被视为“福气”象征的儿童肥胖,如今却成为了威胁孩子健康的“甜蜜的负担”。近年来,儿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不容忽视,探寻有效的干预策略迫在眉睫。

一、儿童肥胖现状与病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持续上升,6~17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由1991—1995年的5.0%和1.7%上升至2011—2015年的11.7%和6.8%。2009—2019年肥胖率增长速度减缓,但超重率仍呈上升趋势,整体超重和肥胖人群基数继续扩大。41%~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均从国家战略角度提到要重视儿童肥胖的防控。

儿童肥胖的病因主要与环境、饮食、运动、遗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等多个方面。如因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家庭环境等层面的影响,导致能量摄入增加和身体活动减少的“致肥胖环境”;在饮食上,高糖、高脂肪、高油的快餐食品充斥市场,各类含糖饮料、油炸食品、膨化零食深受儿童喜爱 ,这些食物热量极高,却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长期食用极易导致热量堆积,引发肥胖。同时,家长不合理的喂养方式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过度喂养、盲目追求“多吃快长”,使得孩子摄入过多热量。在运动方面,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的课余时间多被手机游戏、短视频占据,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减少。加之学业压力的增加,孩子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被严重压缩,身体新陈代谢减缓,脂肪消耗减少。此外,睡眠不足也会影响激素分泌,干扰新陈代谢,导致食欲调节失衡,增加肥胖风险。部分儿童因遗传因素,天生具有肥胖体质,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发胖;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能引发儿童肥胖。

二、儿童肥胖背后的健康危机

儿童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是多维度、长期且深远的。在身体健康方面,肥胖会增加儿童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肥胖儿童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现象明显,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肥胖还会导致脂肪在血管壁堆积,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同时,肥胖儿童的骨关节承受着过大压力,容易出现关节疼痛、骨骼发育异常等问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导致骨龄提前、激素紊乱等,间接影响生长潜力。

在心理健康层面,肥胖儿童常因体型与他人不同,遭受同伴的嘲笑、歧视,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长期的心理压力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社交障碍,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研究表明,肥胖会使大脑中负责认知功能的区域出现变化,导致记忆力、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对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

三、儿童肥胖的干预策略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起着关键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健康和喂养理念,给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多准备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对不健康食品的消费,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此外,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跑步、跳绳、游泳等户外活动,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运动量,还能与孩子一起制定运动计划,培养运动兴趣,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另外,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正常新陈代谢。

学校作为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应积极干预儿童肥胖问题。学校要保障体育课程的质量和课时,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开展足球、篮球、武术等多样化体育活动和社团,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同时,通过健康教育课程、主题班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健康意识。

社会层面同样需要积极行动。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规范食品广告宣传,限制针对儿童的高糖、高脂肪食品广告投放。加大对儿童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建设投入,为儿童提供更多运动空间。社区可以组织各类亲子运动活动、健康讲座,营造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引导家长和孩子重视肥胖问题,共同参与到预防和控制肥胖的行动中来。

儿童肥胖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不容小觑。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齐心协力,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帮助儿童摆脱“甜蜜的负担”,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未来。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儿童肥胖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