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冠心病是什么,该怎么治疗

冠心病是什么,该怎么治疗

陈有冬 合川区南津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5年09月03日 44页 1286 海报 复制链接

我国的心脏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风险也会增加。冠心病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而老龄人口数量攀升是该病发病率上升的关键驱动因素。但是,大多数人对冠心病了解不多,在被确诊为冠心病后,会产生“为什么会患上冠心病、冠心病是什么、冠心病怎么治疗”等问题。为此,本次将针对冠心病相关的知识进行介绍,提高公众对该病的了解。

1.冠心病的症状表现和高风险因素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症状表现多样,了解其症状可尽早识别疾病,对提高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①心绞痛为典型症状,还会伴有濒死感。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患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部分患者的疼痛会放射到肩、臂内侧,或颈、喉、背部,多是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因素诱发。

②呼吸困难,多发生在活动或劳累后出现气促。

③心悸,自觉心跳过快、不规律或心慌。

④头晕、恶心,属于冠心病患者的非特异性症状。另外,部分患者也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表现,或者出现牙痛、咽喉发紧、上腹痛等症状而被忽视。因此,针对冠心病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应对上诉症状引起足够重视,以免耽误病情诊治。

冠心病的高风险因素分为两类:(1)不可控因素:年龄(超过40岁,尤其是65岁以上);性别,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以及女性绝经后;家族遗传史。(2)可控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腹型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以及长期情绪紧张、压力大。不仅如此,慢性肾脏病、睡眠呼吸暂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也可能增加冠心病风险。

2.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

冠心病本身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随病情进展而诱发的各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①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早搏、心动过速、房颤等,甚至危及生命。

②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下降会引发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③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症状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④猝死,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脏骤停,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3.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现阶段,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可归结为ABCDE,即阿司匹林、降压、戒烟、合理饮食与控制糖尿病、运动与教育,而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的基础,贯穿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全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为主,其治疗目的在于通过稳定斑块、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脏重构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稳定患者病情。

(2)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冠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的主要手段,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球囊扩张术通过使用球囊可将狭窄的血管扩开,恢复血流。支架植入术通过在狭窄的血管部位植入支架,能够维持血管通畅。

(3)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等情况的患者,通过取自身血管绕过狭窄部位,改善心肌供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主要用于心力衰竭且QRS波时限延长的患者,可改善心脏同步性。室壁瘤切除术,用于并发室壁瘤的患者,可改善心脏功能。

(4)心脏康复治疗: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但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并适当进行哑铃训练、弹力带练习等抗阻运动。饮食方面需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戒烟、限制饮酒量。另外,积极调节情绪也有利于心脏健康,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情放松。

总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接受个体化治疗,并积极纠正生活中不利于病情稳定的危险因素,促进心脏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冠心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