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地毯式扫清知识盲区,慢阻肺诊治最全面的教程来啦!

地毯式扫清知识盲区,慢阻肺诊治最全面的教程来啦!

曹代春 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中心卫生院
2025年09月03日 26页 2485 海报 复制链接

慢阻肺属于常见慢性呼吸疾病,其疾病的形成主要与长期吸烟、接触粉尘等存在紧密联系,致使呼吸气流受阻,伴有咳痰、咳嗽等症状。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极易忽视慢阻肺疾病,而在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后,肺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慢阻肺的关键。对此,以下则带大家了解慢阻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特征为持续性气流受限以及呼吸系统症状。慢阻肺属于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早期患者在运动期间容易感到气短;而在病情持续发展下,将难以做到正常呼气、吸气。

2.慢阻肺临床表现

慢阻肺在中老年群体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主要临床症状为活动受限、呼吸困难、咳嗽等,个别患者还会产生急性呼吸系统事件。通常情况下,患者还伴有其他合并症状,对治疗效果、预后品质存在较大的影响,需采取具有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疾病影响程度。

呼吸困难属于慢阻肺典型症状之一,早期主要发生于剧烈运动后,而在病情持续发展下,临床症状也将进一步加重。另外,慢性咳嗽也属于常见症状,晨起咳嗽症状较为显著,个别患者咳嗽时无痰液形成。

3.慢阻肺的诊断

早期无明显体征变化,而在病情持续发展下则会产生以下体征:第一,经视诊、触诊患者胸廓前后径显著增大,个别患者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变浅等症状。第二,听诊时两肺呼吸音减弱,患者呼气大幅延长,个别患者表现出湿性、干性啰音。第三,经叩诊患者肺浊音界下降,心界缩小。

目前,在慢阻肺诊断中主要辅助检查措施有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其中,肺功能检查能够帮助医师判断气流受限情况,综合评估慢阻肺发展进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早期接受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变化,主要帮助医师明确并发症、区分疾病类型。

4.慢阻肺的治疗

4.1稳定期治疗

①患者需保持戒烟状态,若因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导致慢阻肺的形成,则要及时远离污染环境,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对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②支气管舒张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应用较多的为沙丁胺醇气雾剂,以雾化吸入的方式,每次喷入100-200ug,也就是喷入两次,可作用4~5h,对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24h内切勿高于8-12喷,以免引发低钾血症、血压上升等多种不良反应。短效抗胆碱药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常见药物为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相较于沙丁胺醇气雾剂,该药物的起效速度相对较慢,但药效可持续6~8h,每次可喷入40-80ug。在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多种类型的支气管舒张剂,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③吸入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主要应用在反复急性加重、Ⅲ级、Ⅳ级患者。相较于单一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④祛痰药。在痰液无法顺利咳出的情况下,则可以应用该药物。如盐酸氨溴索、羧甲司坦等,对促进患者排痰具有积极作用。

4.2急性加重期

第一,明确疾病形成原因、病情发展进度,常见急性加重期的形成原因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第二,支气管舒张剂。在产生严重喘息症状时,可以适当增加雾化吸入治疗剂量。应用较多的有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以雾化吸入器为其实施吸入治疗,从而最大限度缓解临床症状。

第三,抗生素。在病情持续加重,存在明显呼吸困难、咳嗽痰量增加等症状时,应结合病原菌类型、患者药物敏感状况等影响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措施。比如,大环内酯类、第二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等;若病情危重,还可以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头孢曲松钠实施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第四,控制性吸氧。当患者产生低氧血症时,应以鼻导管进行吸氧治疗,也可应用面罩吸氧措施,实际吸氧量需结合相关指标展开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吸入氧浓度需保持在28%~30%,以免引发二氧化碳潴留。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慢阻肺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