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战胜脑出血手术,重获大脑健康生机

战胜脑出血手术,重获大脑健康生机

孙华东 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
2025年09月03日 13页 1247 海报 复制链接

脑出血指的是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导致脑组织受损。它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就像是脑血管这条“水管”爆裂了,血液流出来浸泡了周围的“土地”(脑组织)。导致“水管”爆裂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变薄、变脆,就像年久失修的水管一样,稍微受到一点冲击就容易破裂。此外,脑动脉瘤(血管壁上的异常膨出)、脑血管畸形、血液疾病、外伤等也可能导致脑出血。

当脑出血发生时,血液会挤压脑组织,导致脑组织缺氧、水肿,甚至坏死。这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肢体无力或麻木、口齿不清、意识障碍等。严重时,脑出血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手术:为大脑赢得时间,争取生机

面对脑出血,时间就是生命。在许多情况下,药物治疗只能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等,而无法直接清除血肿,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这时,手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脑出血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

清除血肿,减轻压迫: 手术医生会通过开颅或微创的方式,清除积聚在脑内的血肿,解除对脑组织的直接压迫,让受损的脑组织有机会恢复功能。想象一下,就像把压在花朵上的石头移开,让它重新呼吸阳光雨露。

控制出血,防止再出血: 手术中,医生会找到出血点,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出血继续扩大,进一步损伤脑组织。这就像及时堵住破裂的水管,阻止水流继续蔓延。

处理病因,预防未来风险: 如果脑出血是由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引起的,医生会在手术中处理这些病灶,例如夹闭动脉瘤、切除血管畸形,以预防未来再次出血的风险。这就像彻底更换老化的水管,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手术方式的选择:并非千篇一律

脑出血手术并非只有一种方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开颅手术: 这是传统的脑出血手术方式,需要打开颅骨,直接进入脑内清除血肿。虽然创伤相对较大,但视野清晰,操作方便,适用于血肿较大、位置较深或合并其他病变的患者。

微创手术: 包括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等。这些手术方式只需要在颅骨上打一个小孔,通过特殊器械进入脑内清除血肿,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血肿较小、位置较浅的患者。

手术后的康复:重塑健康人生

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脑出血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包括:

物理治疗: 通过运动疗法、手法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作业治疗: 帮助患者学习日常生活技能,例如穿衣、吃饭、洗漱等,提高自理能力。

语言治疗: 帮助患者改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恢复沟通能力。

认知治疗: 帮助患者改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等,提高认知能力。

除了专业的康复治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也至关重要。家属的支持和鼓励,以及患者自身的努力和毅力,都是康复成功的关键因素。

预防胜于治疗:远离脑出血的威胁

虽然手术可以帮助我们战胜脑出血,但最好的方法还是预防。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控制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健康饮食: 减少盐分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健康的体重。

戒烟限酒: 烟酒是脑血管的“敌人”,戒烟限酒对保护脑血管至关重要。

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定期体检: 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脑出血并非不可战胜,通过及时的诊断、正确的手术治疗以及积极的康复,我们可以帮助患者重获大脑健康,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脑出血的威胁,守护我们的大脑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脑出血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