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保健养生 秋分时节话养生

秋分时节话养生

本报记者 李由
2025年09月24日 1834

今天是秋分,昼夜平分、寒暑交替,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干燥。吉林市中医院治未病门诊医生李淑花表示,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相对较弱,更需顺应节气变化,调整养生方式,才能更好地守护身体健康。

秋分时节话养生

从饮食养生来看,秋分养生的关键在于“滋阴润肺、温补养脾”。此时气候干燥,老年人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咳嗽少痰等秋燥症状,饮食上应多选择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蜂蜜等。可以将银耳与百合一同炖煮成汤,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既能补充水分,又能缓解燥邪对肺部的损伤;每天吃一个蒸梨,可搭配少量川贝,对预防秋季咳嗽效果显著。同时,秋分后阳气渐收,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老年人消化能力减弱,需适当摄入温补食物,如南瓜、山药、莲子等,这些食材不仅能健脾养胃,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饮食应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少吃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

起居调理也是老年人秋分养生的重要环节,核心在于“早睡早起、注意保暖”。秋分后白天逐渐变短,夜晚变长,老年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早睡有助于养收阳气,早起则能呼吸清晨新鲜空气,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干燥天气可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对呼吸道造成刺激。

运动养生需遵循“适度温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秋分时节气候凉爽,适合老年人进行适度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调节情绪。但老年人身体机能有限,不宜选择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建议选择在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此时气温适宜,避免在清晨低温时段运动,防止因冷空气刺激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运动强度要适中,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惫为宜。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穿上衣物,避免受凉。

情志调节对老年人秋分养生同样重要,要做到“心态平和、避免悲秋”。秋分时节万物逐渐凋零,容易让人产生凄凉、悲伤的情绪,老年人情绪波动较大,这种“悲秋”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疾病。因此,老年人要注意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可以多参与养花种草、书法绘画、下棋聊天等。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秋分养生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