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慢病管理有妙招!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南!

慢病管理有妙招!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南!

王凤捐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狮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5年07月30日 54页 1910 海报 复制链接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慢病管理的医生,我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高血压患者。很多人确诊后会焦虑:“这辈子都要吃药了吗?”“血压忽高忽低是不是很危险?”其实,高血压虽然需要终身管理,但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今天就来分享一套实用的高血压健康指南。

一、血压监测:掌握“数字密码”

高血压管理的第一步是精准监测血压,不少患者在这一步就容易踩坑。

测量时间有讲究: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比如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空腹、未服药、排尿后),晚上睡前,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

设备选对更靠谱:优先选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袖带尺寸要适合自己(一般成人选标准袖带,肥胖者选大袖带)。

记录别偷懒:把每次的血压值、测量时间、身体状态(比如是否熬夜、情绪波动)记下来,复诊时带给医生,这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用药:遵医嘱是“底线”

很多患者对降压药有顾虑,要么擅自停药,要么随意换药,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不盲目排斥:降压药的作用是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不擅自调整:血压正常了不代表病好了,擅自停药会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心梗、中风等严重后果。如果觉得药效不好或有副作用,要及时和医生沟通,由医生决定是否调整。

定期复诊: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是否有并发症等,调整用药方案。一般来说,刚开始服药或调整方案后,建议1-2周复诊一次;血压稳定后,可3-6个月复诊一次。

三、生活方式:是“辅助”更是“基础”

药物治疗很重要,生活方式干预同样不可忽视,甚至能让血压下降5-10mmHg。

 吃:低盐是核心: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少吃腌制食品(咸菜、酱肉、腌鱼等)、加工食品(香肠、火腿、方便面等),做菜时少放酱油、味精(这些都含钠)。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适量吃瘦肉、鱼类、蛋类。

动:适度且坚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血压过高(比如超过160/100mmHg)时暂时不适合运动,待血压控制稳定后再开始。

睡:保证质量和时长: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尽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情绪:学会“减压”: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血压骤升,平时要学会调节情绪,比如通过听音乐、散步、和朋友聊天等方式释放压力。

四、警惕“隐形杀手”:这些信号别忽视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血压突然升高,超过180/110mmHg,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嘴角歪斜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高血压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只要做到精准监测、规范用药、科学管理生活方式,就能把血压控制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到各位高血压患者,祝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慢病管理高血压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