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穴位贴敷:三伏天给肺脏"充电"

穴位贴敷:三伏天给肺脏"充电"

​杨列顺 永州道县祥霖铺镇卫生院
2025年07月30日 11页 2297 海报 复制链接

“医生,我冬天一遇冷就咳喘,三伏贴真的能管用吗?” 每到伏天,卫生院的中医馆总会迎来不少这样的咨询。穴位贴敷作为“冬病夏治”的经典方法,尤其适合肺功能较弱的人群。在三伏天这个阳气最盛的时节,把温阳药物贴在肺俞、定喘等特定穴位上,就像给肺脏 “充电蓄能”,能大大减少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发作。

一、三伏贴的奥秘:借天之力,补肺之阳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多与“肺气虚寒” 有关。这类人群往往冬天病情加重,夏天有所缓解,属于典型的“冬病”。而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毛孔张开,气血流通顺畅,此时用温热药物刺激穴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体内阳气,驱散肺里的寒气,达到“春夏养阳”“扶正固本”的效果。

这种 “冬病夏治” 的思路,就像给植物在夏天施肥 —— 趁着生长旺季补充养分,才能在寒冬来临前积蓄足够的能量。穴位贴敷不直接 “治疗” 疾病,而是通过调整肺脏功能,增强抵抗力,让身体在冬天更能抵御寒冷刺激。

二、肺俞、定喘穴:贴对位置才有效

穴位贴敷的关键在于选对 “靶点”,肺俞和定喘穴是养护肺脏的“黄金搭档”。

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两横指),是肺脏精气汇聚的地方。贴敷在这里能直接滋养肺气,改善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定喘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光听名字就知道,它是缓解咳喘的“特效穴”,尤其适合哮喘、支气管炎患者,能减轻气道痉挛,让呼吸更顺畅。

贴敷前医生会用酒精清洁穴位皮肤,然后将药膏(通常由麻黄、细辛、生姜等温阳药材制成)捏成小丸,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成人一般贴4~6小时,儿童贴1~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皮肤耐受度调整,以局部有温热感、不起泡为宜。

三、温阳药物:给肺脏“添把火”

穴位贴敷的药物多是辛温散寒的“热性药”,比如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细辛可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生姜能温中止呕、解表散寒。这些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再经经络传导至肺脏,就像给肺里“添了把火”,驱散积郁的寒气。

现代研究也证实,三伏贴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一方面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增强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降低过敏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的敏感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坚持贴敷的人,冬天感冒、咳喘的次数会明显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配方会根据体质调整。比如偏阴虚的人(容易口干、怕热)可能会加入少量滋阴药材,避免贴后上火;而阳虚明显的人(怕冷、手脚凉)则会加重温阳药物的比例,让“补阳”效果更显著。

四、冬病夏治:让肺脏安稳过冬

慢性肺病患者冬季易因冷空气刺激引发急性咳喘,甚至住院。三伏贴“夏补”为肺脏“储能”,可减少冬季急性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

临床表明,连续3年贴敷的哮喘患者,冬季急性发作次数减超50%,急救药物使用频率降4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咳痰时间缩短,肺功能改善。

三伏贴如给肺脏添“防护盾”,夏日阳气可御冬寒、增强免疫。但冬病夏治非“一贴即灵”,需坚持3 - 5年,疗效方能逐步显现。

五、这些人群适合贴,三类人要避开

三伏贴适宜“肺虚”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易反复感冒、体质虚弱者,以及长期吸烟肺功能下降者。

但三类人不适合:孕妇和2岁以下婴幼儿,药物或刺激皮肤、影响胎儿;皮肤有破损、湿疹及过敏体质者,贴敷可能加重皮肤状况;发烧、咳喘剧烈的急性病患者,应先治急症,病情稳定再贴敷。

六、贴敷后注意“护阳”,效果才持久

贴敷后护理关键在“护阳”:6小时内勿洗澡,避开冷水刺激穴位;当天忌生冷、辛辣、海鲜等发物,以免影响药效。局部发红、微痒属正常,勿抓挠,起泡可涂烫伤膏防感染。

伏天也别贪凉:少吹空调(温度≥26℃),不吃冰饮冰瓜,以防耗伤阳气抵消贴敷效果。可多晒太阳(尤其背部)、喝温水,助阳气旺盛。

七、总结:三伏贴是 “助攻”,日常养护别忽视

三伏贴可辅助调理肺脏,但不能替代日常治疗,用着的哮喘、止咳药不能随意停。肺脏健康还需戒烟、远离污染、适度运动。若肺脏“怕冷”冬天易生病,不妨从三伏天开始穴位贴敷,选对穴位、用好药、坚持数年,能增强肺脏功能,自在过冬。夏天多养护,冬天少受罪,给肺脏“充电”才能安稳度寒冬。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三伏天穴位贴敷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