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痛风患者的"救命水":每天该喝多少才够?‌

​痛风患者的"救命水":每天该喝多少才够?‌

钟星杰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06月11日 11页 2726 海报 复制链接

痛风,这个被称为“帝王病”的古老疾病,如今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它来势汹汹,一旦发作,关节处如同有千万只蚂蚁啃噬,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对抗痛风的漫长过程中,有一种看似普通却又至关重要的 “武器”,那就是 —— 水。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水堪称 “救命水”,但每天喝多少才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痛风是如何“找上门”的

在了解饮水与痛风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痛风是怎么形成的。痛风主要是由于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发炎症反应所致。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尿酸过多,比如某些遗传因素导致体内参与尿酸代谢的酶出现异常,使得尿酸生成增加;另一方面,尿酸排泄减少也是重要原因,像肾脏功能减退,不能有效地将尿酸排出体外。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海鲜、动物内脏、肉汤等富含嘌呤),也会促使血尿酸升高,从而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水为何是痛风患者的“救命水”

促进尿酸排泄:多喝水能够增加尿量,而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大量的尿液就像一条“清洁通道”,可以将体内多余的尿酸冲刷出体外,降低血尿酸水平。研究表明,每天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更好地排出尿酸,减少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肾脏等部位的沉积,从而缓解痛风症状,预防痛风发作。

预防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还容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充足的水分摄入能够稀释尿液中的尿酸浓度,降低尿酸盐结晶在尿路中形成结石的可能性。如果已经患有尿路结石,多喝水也有助于小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减轻结石对尿路的损伤。

减轻肾脏负担:肾脏是排泄尿酸的主要器官,当血尿酸水平升高时,肾脏的排泄负担会加重。多喝水可以帮助肾脏更好地工作,维持肾脏正常的代谢功能,减少因尿酸排泄不畅对肾脏造成的损害。长期坚持适量饮水,对于保护肾脏健康,预防痛风性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患者每天该喝多少水

一般来说,对于痛风患者,建议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之间。这个数值并非随意确定,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从尿酸排泄的角度来看,要保证足够的尿量来带走尿酸,每天至少需要摄入2000毫升的水分。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血尿酸水平较高或者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痛风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至3000毫升左右,可能会更有利于尿酸的排泄和病情的控制。

饮水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如肾功能。肾功能正常时,可按建议饮水。肾功能不全或少尿、无尿时,过量饮水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水肿。饮水量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通常依据尿量调整,遵循“量出为入”原则,即每日饮水量等于前日尿量加500毫升。

另外,患者的日常活动量和出汗情况也会影响饮水量。在炎热的夏天或者进行剧烈运动后,人体会通过出汗流失大量水分。此时,为了维持身体的水平衡,痛风患者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以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确保尿量仍能达到促进尿酸排泄的要求。

饮水的时间和方式也有讲究

少量多次饮用:痛风患者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而应少量多次饮用。这样可以防止肾脏负担过重,并确保水分能有效促进尿酸排泄。建议将每日饮水量分散到一天中,例如每1—2小时喝200-300毫升水,以维持身体水分供应并帮助肾脏平稳代谢。

晨起和睡前适当饮水:早晨起床后,身体因夜间流失水分而血液浓缩,血尿酸浓度可能上升。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有助于补充水分,稀释血液,促进尿酸排出。睡前适量饮水可预防夜间尿液浓缩和尿酸盐结晶,但应避免睡前过量饮水,以免干扰睡眠,建议睡前1—2小时喝150-200毫升。

选择合适的饮品:痛风患者适宜饮用白开水和淡茶水,如绿茶、红茶、普洱茶等,因为它们不含热量和嘌呤,且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对健康有益。避免饮用浓茶和咖啡,因为它们可能含有高咖啡因,影响睡眠和尿酸代谢。同时,应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饮料,因为它们会促进尿酸生成和干扰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

水是痛风防治中的关键因素。适当的饮水量、时间和方式有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减轻症状,预防痛风及其并发症。希望痛风患者重视饮水,让其成为维护健康的“救命水”。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痛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