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吸附性义齿:让无牙老人重获好口福
“没牙后吃饭像嚼蜡,传统假牙动不动就掉”,这是很多全口牙缺失老人的困扰。如今,全口吸附性义齿的出现为他们带来了新希望。虽然不同专家对其叫法各异,如 “BPS 吸附性全口义齿”“HCH 全口义齿” 等,但核心都是基于患者个性化解剖特点制作,通过规范操作实现良好吸附力,让老人重新享受咀嚼的快乐。
一、什么是全口吸附性义齿?
全口吸附性义齿是一套先进的全口义齿修复体系,遵循生物功能原则,结合患者口腔解剖条件和口腔情况打造。它通过移动性黏膜有效封闭整个义齿基托边缘,患者吞咽和咀嚼时能建立临时性负压,抵消说话时的上浮力,增强义齿功能运动时的稳定性,最大程度恢复因自然牙缺失而丧失的生理功能。
简单来说,传统假牙靠机械卡抱或简单贴合固位,而吸附性义齿就像 “定制的吸盘”,利用口腔黏膜和肌肉协调形成的负压牢牢 “吸” 在牙槽骨上,让老人说话、吃饭时更稳当。
二、吸附性义齿的突出优势
1. 舒适性与稳固性双优
基于患者解剖结构的精密设计和制作,吸附性义齿能够与口腔黏膜紧密贴合,边缘封闭效果良好,在功能运动时不易脱落,其稳固性远超传统全口义齿。许多老年人反馈,佩戴吸附性义齿进食时无需再小心翼翼地按住假牙,疼痛感也显著减轻,甚至能够食用一些稍硬的食物,例如苹果和馒头。
2. 兼顾功能与美观
其核心理念不仅在于获得最大吸附力,更着重于恢复患者缺失的软硬组织。它对唇颊肌提供良好支撑,使面部轮廓更显饱满,同时基本不干扰舌头的正常运动。基于口腔中性区的设计,成功实现了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完美融合,帮助老年人重拾自信的笑容。
三、吸附性义齿的局限性
吸附性义齿的固位和支持依赖患者自身的牙槽骨、黏膜、肌肉等软硬组织,因此患者自身条件不同,效果会有差异。牙槽骨、黏膜和唾液条件好的患者,镶牙后义齿稳固,咀嚼效率高;而自身条件较差的患者,佩戴初期可能出现疼痛甚至脱落,适应周期更长。
这也提醒大家,牙齿无法保留时要及时拔除,最大程度保留周围骨组织。牙齿就像树,骨头是土壤,骨头流失会严重影响镶牙效果,让牙齿自然脱落的想法不可取。
四、与传统全口义齿的核心区别
传统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较为粗糙,对个性化解剖标志的关注不足,边缘封闭和吸附力较差,且不重视“中性区”概念,导致修复效果不佳,患者适应周期较长,常出现功能与美观相矛盾的情况。
相比之下,吸附性义齿理念先进、制作精良,更贴合患者的个性化解剖结构特点及功能需求,能够实现良好的美学效果。然而,其对医生的理念和技术要求较高,且需借助精密仪器和材料,因此费用相对较高。选择吸附性义齿时,务必前往正规口腔医院,以确保修复效果。
五、哪些人适合做吸附性义齿?
全口牙缺失或剩余牙齿极少(无法作为传统假牙固位基牙)的人群,尤其是对咀嚼功能和美观要求较高的老人,适合考虑吸附性义齿。但有严重口干症(唾液分泌极少)、口腔黏膜有严重病变(如大面积溃疡、白斑)或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可能不适合,需医生评估后决定。
六、佩戴吸附性义齿后的注意事项
1. 适应期护理
初戴义齿时,可能会出现异物感、流口水、发音不清等现象,这些都属于正常反应,通常在1-2周内会逐渐适应。初期建议先食用软质食物,如粥、面条,然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咬嚼过硬的食物。
2. 清洁与维护
每天早晚需取下义齿,使用软毛牙刷蘸取清水或专用义齿清洁剂进行刷洗,切忌用热水浸泡(以免导致变形)。夜间应将义齿浸泡在清水或义齿护理液中,以便口腔黏膜得到充分休息。
3. 定期复诊
佩戴义齿后,需在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复诊,医生会根据适应情况对义齿进行调整。此后,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及时处理因牙槽骨吸收引起的义齿松动等问题,以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
全口吸附性义齿为无牙老人提供了更好的修复选择,但它并非完美无缺,效果与患者自身条件、医生技术密切相关。若您或家人有全口牙缺失的困扰,可到正规口腔医院咨询,让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做吸附性义齿,重获良好的口腔功能和自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