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尿常规里的’蛋白+’意味着什么?肾脏健康的早期信号
老年模式

尿常规里的’蛋白+’意味着什么?肾脏健康的早期信号

尹茂竹 资中县人民医院
2025年11月12日 2135 海报 复制链接

当拿到一份厚厚的检验报告单时,总会有些项目让我们感到好奇,比如“尿常规”。如果发现“尿蛋白”后面跟着“+”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的肾脏是不是出问题了?”

“尿蛋白阳性”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发现,它可能是一个指示器,提示着我们肾脏健康可能出现了一些早期“警报”。那么,尿蛋白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出现在尿液里?“蛋白+”又意味着什么呢?

尿液里的“不速之客”——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液中,负责维持身体的各项功能。健康的肾脏,就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它会有效地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形成尿液,同时又会将身体必需的大分子蛋白质“拦截”在血液里,不让它们轻易漏进尿液。

所以,在健康人的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非常少,通常是检测不出来的,或者说结果是“阴性”(-)。

“蛋白+”的出现:肾脏“过滤器”可能失灵了

当尿常规报告显示“尿蛋白+”时,意味着在您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超出正常范围的蛋白质。这就像是家里的筛网破了个小洞,一些本不该漏下去的东西(蛋白质)就跟着下去了。这种“破洞”最常发生在肾脏的“过滤器”——肾小球。

肾小球是肾脏的基本单位,它拥有无数微小的过滤孔。当肾小球受到损伤时,它的过滤功能就会下降,一些原本无法通过的蛋白质分子,比如白蛋白,就会“趁虚而入”,进入尿液,导致尿蛋白阳性。

“蛋白+”背后的可能原因

尿蛋白阳性并非只有一种原因,它可能提示着多种情况:

1.肾脏疾病: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情况。

肾小球肾炎: 这是引起尿蛋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各种原因(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炎症,都会导致其通透性增加,漏出蛋白。

肾病综合征: 这是一种更严重的肾脏疾病,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液中蛋白质减少)、水肿和高脂血症。

其他肾脏病变: 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都可能导致尿蛋白。

2.一过性或生理性蛋白尿: 有些情况下,尿蛋白阳性可能是暂时的,并不代表有严重的肾脏疾病。例如:

体位性蛋白尿: 某些人在站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蛋白,平卧休息后又消失。

剧烈运动后: 尤其是在长跑、高强度训练后,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发热、精神压力过大: 身体应激状态下,也可能短暂出现尿蛋白。

短期脱水: 身体水分不足时,尿液浓缩,也可能使尿蛋白含量相对升高。

3.泌尿系统感染: 尿路感染,特别是肾盂肾炎(肾脏的感染),也可能导致尿蛋白的出现。

“蛋白+”的意义: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尿蛋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常常是肾脏疾病早期最明显的信号之一。很多肾脏疾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出现腰痛、水肿、血压升高等典型表现时,肾脏可能已经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损伤,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改变。

而尿蛋白阳性,则是在肾脏功能尚未出现明显衰退之前,就发出的一个“预警”。及时发现并找出尿蛋白阳性的原因,可以:

早期诊断肾脏疾病: 帮助医生尽早发现肾脏问题,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延缓肾功能恶化: 许多肾脏疾病是可以通过积极治疗来控制进展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延缓肾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稳定病情。

预防并发症: 肾脏受损可能引发高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这些风险。

发现“蛋白+”,接下来该做什么?

如果您在尿常规报告中看到了“尿蛋白+”,请不要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原因,可能包括:

复查尿常规: 排除一过性因素的影响。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这是评估尿蛋白漏出量的金标准,能更准确地了解肾脏受损的程度。

肾功能检查: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评估肾脏的实际工作能力。

肾脏超声检查: 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有结石、囊肿等结构异常。

其他检查: 根据需要,可能还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如自身抗体、补体等)以查找病因,甚至肾脏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

结语

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并非一个简单的小插曲,它可能是您肾脏健康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及时响应这个信号,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就能为您的肾脏健康争取宝贵的时间,防止“小问题”悄悄演变成难以挽回的“大病”。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尿常规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