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警惕!结核病的“卷土重来”

警惕!结核病的“卷土重来”

徐月 富顺县琵琶镇卫生院
2024年11月27日 25页 5540 海报 复制链接

提起结核病,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个“老掉牙”的疾病,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结核病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了解结核病,做好预防,对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侵犯肺部,导致肺结核,但也可能侵犯身体的其他器官,如淋巴结、骨骼、脑膜等,引起肺外结核。

结核病曾经被控制得很好,为什么现在又开始“卷土重来”了呢?

结核病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人口流动性增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结核病更容易在不同地区传播。

免疫力下降人群增多: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糖尿病病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耐药结核病的出现: 由于不规范治疗,导致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增加,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公共卫生体系薄弱: 一些地区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结核病防控工作力度不够,导致疫情控制不力。

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 很多人对结核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疾病传播。

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喷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的人都会发病。大多数人感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控制住细菌,使其处于“潜伏”状态,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也不会传染给他人。只有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菌才可能被激活,引起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咳痰: 持续咳嗽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

低热: 午后低热,体温通常在37.5℃-38℃之间。

盗汗: 夜间或凌晨出现大量出汗。

乏力、消瘦: 容易疲劳,体重下降。

胸痛、呼吸困难: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

如果结核菌侵犯了其他器官,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

淋巴结结核: 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骨结核: 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脑膜结核: 头痛、呕吐、颈部僵硬。

出现这些症状,就是得了结核病吗?

出现上述症状,并不一定就是得了结核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但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持续咳嗽、咳痰超过2周,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

如何诊断结核病?

诊断结核病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胸部X线检查: 这是诊断肺结核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观察肺部是否有病灶。

痰涂片和痰培养: 可以检测痰液中是否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还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了解结核菌的耐药情况。

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可以检测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其他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CT、支气管镜检查、淋巴结活检等。

结核病可以治疗吗?

结核病是可以治疗的。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结核药物。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疗程较长,一般为6-9个月。

治疗结核病需要注意什么?

规范治疗: 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减量或更换药物。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休息和营养: 保证充足的休息,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隔离: 在治疗初期,应注意隔离,避免将结核菌传染给他人。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等,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尤其是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阳光充足。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及时发现和治疗传染源: 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 对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者。对于密切接触者筛查PPD强阳性者可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预防性治疗3个月。

结核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才能有效遏制结核病的“卷土重来”,守护我们和家人的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结核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