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腹膜透析如何避免导管移位?

腹膜透析如何避免导管移位?

庞才华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5年06月11日 37页 2661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领域,腹膜透析作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新的生活可能。它就像一个 “隐形助手”,悄无声息地帮助患者的身体过滤毒素、排出多余水分,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然而,在腹膜透析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困扰着患者 —— 导管移位。导管移位不仅可能影响透析效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不适和风险。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腹膜透析中如何避免导管移位这个关键问题,让腹膜透析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手术操作是根基

在腹膜透析的起始阶段,手术置管的质量对后续导管是否移位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好比建造一座房子,地基打得牢固,房子才能稳固。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时,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生和医疗团队。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凭借他们精湛的技术和大量的实践经验,准确地将导管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他们对人体腹腔内的结构了如指掌,知道在哪个位置放置导管既能保证透析效果,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导管移位的风险。

二、术后护理不可少

1.保护伤口与导管

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对伤口和导管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至关重要的。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对伤口进行消毒,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一旦伤口发生感染,炎症可能会波及导管周围组织,影响导管的稳定性,增加导管移位的风险。同时,要避免外力对导管的牵拉和扭曲。在日常活动中,动作要轻柔,不要随意拉扯导管。比如,在穿衣、脱衣时,要小心谨慎,避免衣服勾到导管;在翻身、起床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导管受到过度的牵拉。可以想象导管就像一根纤细的琴弦,过度的拉扯可能会使其走音甚至断裂,导管一旦受损或移位,后果不堪设想。

2.避免剧烈运动

在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后的早期,患者的身体还处于恢复阶段,此时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如剧烈的弯腰、扭转、奔跑、跳跃等,会使腹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这对刚刚放置好的导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腹腔内压力的不稳定很容易导致导管移位。就像在狂风中,原本稳固的旗帜也会被吹得东倒西歪。一般来说,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活动,如散步等。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运动的强度和种类,但也要时刻注意避免可能导致导管移位的动作。

3.关注身体异常反应

术后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比如,如果感到腹部有异常的疼痛、坠胀感,或者发现透析液的流出或流入出现不畅的情况,这些都可能是导管移位的信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认为这些症状可能会自行缓解。及时向医生反馈,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判断导管的位置是否正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导管移位并及时纠正,就可以避免对透析治疗造成严重影响。

三、日常生活多留意

1.合理变换体位

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对腹膜透析导管是不利的。就像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坐着,身体会感到酸痛一样,导管也不喜欢一直处于同一个位置被压迫。患者应注意经常变换体位,不要长时间卧床或久坐。比如,坐一段时间后可以起来活动一下,走一走;躺卧时,也可以适时地翻身。这样可以让导管在腹腔内均匀受力,减少因局部长期受压而导致移位的风险。但在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平稳,避免突然的大幅度动作,以免对导管造成冲击。

2.控制体重与腹压

体重的稳定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来说非常重要。短期内体重大幅度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腹腔内的压力分布,进而影响导管的位置。体重增加过多,腹腔内压力增大,可能会把导管 “挤” 到其他位置;体重急剧下降,腹腔内空间相对变大,导管也容易发生移位。所以,患者要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体重出现大幅波动。同时,要尽量避免一些会导致腹压突然升高的情况,如剧烈咳嗽、用力打喷嚏、过度用力排便等。

腹膜透析导管移位虽然是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从手术操作的源头抓起,重视术后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定期复查,就能够大大降低导管移位的风险,患者朋友们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守护好腹膜透析这条 “生命通道”,向着健康的生活不断迈进。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腹膜透析慢性肾脏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